|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服用感冒药后嗜睡可能由抗组胺成分、中枢抑制作用、药物协同效应、个体敏感性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用药时间、选择无嗜睡副作用的药物、避免酒精摄入、咨询医生更换方案等方式缓解。
1、抗组胺成分多数感冒药含氯苯那敏等抗组胺成分,通过阻断H1受体缓解流涕,但会穿透血脑屏障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遵医嘱选用氯雷他定等二代抗组胺药替代。
2、中枢抑制作用伪麻黄碱等减充血剂可能反射性引起嗜睡,右美沙芬等镇咳成分直接作用于延髓咳嗽中枢。建议避免与安眠药同服,必要时改用愈创甘油醚。
3、药物协同效应复方感冒药多组分叠加增强镇静作用,如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增强抗组胺效果。可选用单一成分药物或间隔服用不同组分。
4、个体敏感性CYP2D6酶代谢异常者易蓄积药物活性成分,老年人与儿童血脑屏障通透性更高。建议用药前评估肝肾功能,儿童选用专用剂型。
服药期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若持续嗜睡超过72小时或伴随意识模糊需及时就医。
下呼吸道感染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
1、早期表现早期常见刺激性干咳,可能伴有低热或乏力,支气管炎患者痰液多为白色黏液状。
2、进展期咳嗽加重出现黄脓痰,体温升高至38℃以上,肺炎患者可能出现胸膜性胸痛,听诊可闻及湿啰音。
3、终末期出现呼吸急促、口唇紫绀等缺氧表现,重症肺炎可导致意识模糊、血压下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能引发呼吸衰竭。
出现持续发热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日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等呼吸道刺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