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牙根尖周炎多数情况下建议先控制炎症再拔牙。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期拔牙可能加重感染扩散,需通过抗生素治疗、根管引流等方式控制炎症后再评估拔牙必要性。
1、急性期禁忌根尖周炎急性期伴随明显红肿热痛时禁止拔牙,此时拔牙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至颌面部间隙。需先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2、慢性期评估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需拍摄X线片评估牙根吸收程度。若根尖病变范围较大或牙根严重吸收,拔牙后需配合刮治术清除病灶,必要时植入骨粉促进愈合。
3、牙齿保留价值对于牙体缺损较小且根尖病变可控的患牙,优先选择根管治疗保留牙齿。仅当牙根纵裂、根管钙化无法疏通时才考虑拔除。
4、全身因素考量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稳定水平后再拔牙,高血压患者术前需监测血压。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剧烈运动,饮食选择温凉流食,按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3天出现持续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复诊。
牙齿咬裂后不一定需要拔牙,处理方式主要有保守修复、根管治疗、牙冠修复、拔牙种植。具体方案取决于裂纹深度、牙髓状态及牙齿功能。
1. 保守修复:浅表裂纹未伤及牙髓时,可通过树脂填充或瓷贴面修复,保留天然牙体结构。
2. 根管治疗:裂纹导致牙髓感染但牙根完整时,需清除坏死组织后封闭根管,避免炎症扩散。
3. 牙冠修复:大面积缺损但牙根稳固者,磨除裂纹部分后安装全瓷冠或金属烤瓷冠恢复咀嚼功能。
4. 拔牙种植:纵裂至牙根或合并严重根尖病变时需拔除患牙,3个月后通过种植牙或固定桥修复。
建议尽早就诊拍摄牙片评估损伤程度,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日常使用含氟牙膏维护口腔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