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腰椎管狭窄介入治疗的指征主要有神经压迫症状进行性加重、保守治疗无效、间歇性跛行影响生活、合并腰椎不稳或滑脱。
1、神经压迫加重患者出现下肢麻木、肌力下降等神经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时,提示需介入治疗。可能与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有关,表现为行走后症状加剧。
2、保守治疗无效规范药物镇痛、物理治疗3个月以上仍无法缓解疼痛,可考虑微创介入。常见于骨性椎管狭窄严重者,夜间痛和体位改变痛明显。
3、间歇性跛行步行距离短于200米即需蹲下休息,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多与椎管有效容积减少有关,典型表现为行走时下肢沉重感。
4、腰椎结构异常合并腰椎滑脱或动态不稳时,单纯减压可能加重不稳,需配合融合手术。影像学可见椎体移位超过4毫米或角度超过10度。
确诊腰椎管狭窄后应避免久坐久站,加强腰背肌锻炼,选择硬板床休息,症状持续需及时脊柱外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