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10岁儿童阑尾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症状发展通常从早期脐周疼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伴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高热或脱水。
1、腹痛:早期表现为脐周阵发性隐痛,6-12小时后疼痛固定于右下腹并持续加重,活动时疼痛加剧。家长需立即就医,避免按压腹部。
2、发热:初期为低热,体温约37.5-38.5℃,若阑尾穿孔可升至39℃以上。建议家长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掩盖病情。
3、恶心呕吐:多数患儿在腹痛后出现反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家长需保持孩子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呕吐频率及性状。
4、食欲减退:患儿拒食伴精神萎靡是典型表现,部分可能出现腹泻或便秘。家长需观察排便情况,禁止喂食以免加重肠梗阻风险。
儿童阑尾炎进展较快,出现持续右下腹痛伴呕吐时家长应立即送医,确诊后需禁食并配合静脉补液等术前准备。
4天没拉大便可能与饮水不足、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肠道功能紊乱、肠梗阻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使用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1、饮水不足水分摄入不足会导致粪便干结难以排出,建议每日饮用足够温水,少量多次补充水分。
2、膳食纤维不足缺乏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会影响肠道蠕动,可增加燕麦、红薯、西蓝花等食物的摄入。
3、肠道功能紊乱可能与精神压力、作息不规律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腹胀、食欲下降,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聚乙二醇、比沙可啶等缓泻剂。
4、肠梗阻多由肠道粘连或肿瘤压迫导致,常伴随腹痛呕吐,需及时就医进行胃肠减压或手术治疗。
建议适当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