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拔牙后的窟窿一般需要1-3个月完全愈合,实际时间受到创口大小、个人体质、术后护理、感染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创口大小:牙齿拔除后留下的窟窿大小直接影响愈合时间,牙齿越大、牙根越复杂,愈合时间越长。
2、个人体质:年轻人愈合速度通常快于老年人,身体健康者比慢性病患者恢复更快。
3、术后护理:正确咬合止血棉球、避免吮吸创口、24小时内不漱口等措施有助于加快愈合。
4、感染控制:保持口腔清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可预防感染,感染会显著延长愈合时间。
恢复期间建议进食温凉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卫生,按医嘱复诊检查愈合情况。
夜间牙痛可能由龋齿、牙髓炎、牙周脓肿、三叉神经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冷敷、药物镇痛、根管治疗、神经阻滞等方式缓解。
1、龋齿牙齿龋坏导致牙本质暴露,夜间平卧时髓腔压力增大刺激神经。表现为遇冷热敏感、定点咬合痛,可使用丁香油棉球暂时止痛,需尽快补牙。
2、牙髓炎炎症牙髓在夜间体位改变时充血加剧,典型表现为自发痛、放射痛。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短期止痛,急性期需开髓减压,后期行根管治疗。
3、牙周脓肿牙龈袋内厌氧菌夜间活跃引发跳痛,伴牙龈红肿。甲硝唑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控制感染,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
4、三叉神经痛血管压迫神经导致阵发性电击样痛,卡马西平片可缓解症状,严重者需显微血管减压术。
避免夜间进食甜食,用含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清洁,持续疼痛超过3天应就诊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