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小儿疝气疼痛可通过手法复位、疝气带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小儿疝气通常由腹壁薄弱、腹压增高、先天性因素、后天性损伤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学习正确手法,轻柔将疝内容物推回腹腔,适用于可复性疝气,操作时需避免用力过猛。
2、疝气带固定家长需选择合适尺寸的医用疝气带,持续压迫疝环阻止脏器脱出,使用时需定期检查皮肤状况防止压疮。
3、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颠茄合剂等药物,需注意药物剂量需按体重精确计算。
4、手术治疗对于嵌顿疝或反复发作病例,建议尽早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或开放疝修补术,术后家长需做好伤口护理。
日常需避免孩子剧烈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行为,选择易消化食物,术后三个月内限制跑跳等剧烈活动。
小儿高热惊厥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物理降温、防止受伤、观察记录等方式护理。高热惊厥通常由体温骤升、感染、电解质紊乱、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持通畅:立即将患儿侧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窒息。家长需避免强行按压肢体或塞入异物。
2、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禁止酒精擦浴。建议家长在惊厥停止后测量体温,若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退热栓。
3、防止受伤: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抽搐时轻轻固定头部。家长需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及表现,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4、观察记录:观察瞳孔变化、面色及意识状态,若持续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就医。可能与脑膜炎、癫痫等疾病有关,表现为呕吐、嗜睡等症状。
惊厥停止后保持环境安静,适量补充水分,避免穿着过厚衣物。建议家长定期监测体温,出现异常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