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被开水烫伤后疼痛可通过冷水冲洗、消毒处理、药物止痛、预防感染等方式缓解。烫伤通常由高温接触、皮肤屏障受损、局部炎症反应、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冷水冲洗: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15-2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组织损伤和疼痛感。避免使用冰块直接冷敷。
2、消毒处理:冲洗后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清洁创面,防止细菌感染。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可能加重损伤。
3、药物止痛: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烫伤膏可选用磺胺嘧啶银乳膏。
4、预防感染:浅二度以上烫伤需就医处理,医生可能开具莫匹罗星软膏、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水疱切勿自行挑破。
烫伤后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摩擦。恢复期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如鸡蛋、西蓝花等。严重烫伤需及时至烧伤科就诊。
侧切伤口红肿鼓包刺痛可能与伤口感染、缝线反应、局部血肿、过敏反应等原因有关,可通过消毒护理、药物干预、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伤口感染细菌侵入导致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伴分泌物。需用碘伏消毒伤口,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配合红光照射促进愈合。
2、缝线反应机体对可吸收线产生排异反应形成硬结。若无化脓可热敷缓解,若持续不吸收需拆线处理,必要时使用地塞米松软膏减轻炎症。
3、局部血肿皮下血管破裂导致血液积聚形成包块。早期可冷敷止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严重血肿需穿刺引流,配合云南白药胶囊改善循环。
4、过敏反应对敷料或消毒剂过敏引发接触性皮炎。立即停用致敏产品,用生理盐水清洁后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口服氯雷他定抗过敏。
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如症状加重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避免久坐压迫伤口,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减少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