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脑梗死昏迷不醒怎么办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梗死昏迷不醒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脑梗死昏迷不醒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血糖、降低颅内压、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脑梗死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炎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患者需立即清除口腔分泌物,采取侧卧位防止误吸。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家属需定期翻身拍背,帮助排痰。护理不当可能导致肺部感染,加重脑缺氧。

2、控制血压血糖

急性期血压维持在较基础血压高10%-20%水平,避免过度降压导致脑灌注不足。血糖控制在7.8-10mmol/L,可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控制高血糖。持续高血糖会加重脑水肿,低血糖则会导致脑能量代谢障碍。

3、降低颅内压

脑水肿高峰期在发病后3-5天,可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或呋塞米注射液脱水降颅压。严重者可考虑去骨瓣减压术。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过度脱水导致肾功能损害。颅内压持续增高可能引发脑疝。

4、营养支持

昏迷超过3天需鼻饲营养,选择肠内营养混悬液补充热量和蛋白质。每日热量按25-30kcal/kg计算,蛋白质1.2-1.5g/kg。营养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过量则可能引起反流误吸。需定期监测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

5、康复训练

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包括肢体被动活动、关节松动术和体位摆放。可使用低频脉冲电刺激仪预防肌肉萎缩。康复过晚可能导致关节挛缩和深静脉血栓。家属需每日协助进行2-3次康复训练。

脑梗死昏迷患者需长期卧床,家属应注意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饮食宜选择易消化流质食物,少量多餐。定期进行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康复期可配合针灸和高压氧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出现发热、痰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跳过慢会有什么后果

心跳过慢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乏力、头晕、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晕厥或心脏骤停。治疗方法包括日常护理和医疗干预。 1、生理性因素:运动员或长期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由于心脏功能较强,可能出现心率较慢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特殊治疗,保持适度运动即可。 2、睡眠影响:深度睡眠时心率会自然减慢,若睡眠质量良好且无其他不适,通常无需担心。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3、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可能引起心率减慢。使用这些药物时需遵医嘱,定期监测心率,必要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4、病理性因素:心跳过慢可能与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头晕、胸闷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阿托品片0.3mg/次,每日3次或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1mg加入500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5、严重并发症:严重的心跳过慢可能导致晕厥、心脏骤停等危及生命的状况。对于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植入心脏起搏器,如单腔起搏器或双腔起搏器。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有助于维持心脏功能;定期监测心率,若出现持续不适,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