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一般不超过3次,实际次数取决于结石硬度、位置、患者肾功能以及个体对治疗的反应等因素。
1、结石硬度高密度草酸钙结石可能需要更多次碎石,可配合枸橼酸钾、别嘌醇等药物调节尿液酸碱度。
2、结石位置中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较高,下段结石可能需输尿管镜辅助,伴有肾积水时需优先解除梗阻。
3、肾功能状态肾功能受损者需严格控制碎石间隔时间,必要时选择经皮肾镜取石术,避免反复冲击导致肾实质损伤。
4、治疗反应两次碎石后仍存在较大残骸时,应考虑改用钬激光碎石等腔内治疗,顽固性结石需评估代谢异常因素。
碎石间隔应保持2周以上,治疗期间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排出情况。
一咳嗽就流尿可能与压力性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盆底肌松弛、尿道括约肌损伤等因素有关,建议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改善症状。
1、压力性尿失禁腹压突然增加时尿液不自主漏出,常见于产后女性或老年群体。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度洛西汀、米拉贝隆或雌激素软膏。
2、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导致急迫性尿失禁,常伴尿频尿急。可能与神经系统病变或代谢异常有关,建议使用索利那新、托特罗定或奥昔布宁等抗胆碱能药物。
3、盆底肌松弛妊娠分娩或长期腹压增高导致盆底支持结构薄弱。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电刺激可改善肌力,重度脱垂需考虑阴道悬吊术等修复手术。
4、尿道括约肌损伤前列腺手术或外伤可能损伤尿道控尿机制。需评估后选择尿道中段悬吊术或人工括约肌植入术,配合膀胱训练减少漏尿。
日常避免负重及慢性咳嗽诱因,适量摄入南瓜子等富含锌食物有助于维持尿道黏膜健康,症状持续需泌尿外科专项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