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胃癌晚期仍有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姑息性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实际治疗效果与肿瘤分期、患者体质及治疗方案选择密切相关。
1、姑息性手术针对梗阻或出血等并发症,可能进行胃空肠吻合术等缓解症状。手术目的在于提高生存质量而非根治。
2、化疗常用方案含顺铂、奥沙利铂等铂类药物联合氟尿嘧啶类。化疗可延缓肿瘤进展,但需评估患者耐受性。
3、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可延长生存期。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靶点。
4、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微卫星不稳定型胃癌。免疫治疗需监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建议晚期患者结合营养支持与疼痛管理,保持积极心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并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甲状腺乳头状癌侵及被膜指肿瘤突破甲状腺包膜向周围组织浸润,可能增加淋巴结转移风险,需结合病理分期评估预后。
1、病理特征甲状腺被膜是包裹腺体的纤维结缔组织,癌细胞突破该结构提示局部侵袭性生长,病理报告常描述为"被膜侵犯"或"包膜外浸润"。
2、临床意义被膜侵犯可能影响TNM分期中的T分级,若肿瘤直径超过2厘米伴被膜侵犯通常归为T3期,需评估是否合并气管/喉返神经等邻近结构受累。
3、治疗调整此类患者术后可能需扩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范围,部分病例需考虑放射性碘治疗,具体方案需综合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决定。
4、预后评估单纯被膜侵犯不改变甲状腺乳头状癌整体良好预后,但需加强术后随访,建议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球蛋白和颈部超声。
保持均衡饮食并规律复查,避免高碘或低碘饮食,术后遵医嘱进行甲状腺功能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