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缺钙的常见表现有夜间小腿抽筋、牙齿松动、指甲易断裂、骨质疏松等,可通过血钙检测、骨密度检查等方式明确。
1、症状观察长期手足抽搐、关节疼痛或脊柱变形可能提示钙缺乏,儿童表现为囟门闭合延迟、方颅等佝偻病体征。
2、饮食评估每日奶制品摄入不足300克、深绿色蔬菜缺乏,或存在乳糖不耐受等限制钙吸收的饮食习惯。
3、风险因素绝经后女性、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胃肠吸收功能障碍人群属于缺钙高危群体。
4、医学检测血清钙低于2.1mmol/L或尿钙排泄减少可确诊,骨密度T值≤-2.5提示骨质疏松性缺钙。
建议每日摄入300-500毫升牛奶或等量酸奶,配合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45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骨密度。
小脚趾骨折可通过固定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通常由外力撞击、骨质疏松、运动损伤、病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固定制动轻微骨折可用绷带将患趾与邻近脚趾固定,减少活动促进愈合,避免穿窄鞋或负重行走。
2、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镇痛药物,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钙剂治疗。
3、物理治疗急性期48小时后可局部冷敷减轻肿胀,恢复期采用超短波等理疗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痂形成。
4、手术治疗严重移位或开放性骨折需手术复位,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或微型钢板固定,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
恢复期间抬高患肢减轻水肿,补充牛奶等高钙食物,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