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病理诊断都要做免疫组化吗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病理诊断都要做免疫组化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病理诊断并非所有情况都需要进行免疫组化检查,是否需要取决于疾病类型、诊断需求以及常规病理检查的明确性。

免疫组化是一种通过特异性抗体标记组织中的蛋白质来辅助诊断的技术,常用于肿瘤分类、鉴别诊断和预后评估。对于常规病理检查能够明确诊断的疾病,如典型的炎症或良性病变,通常不需要额外进行免疫组化。例如,某些皮肤良性肿瘤通过常规染色即可确诊,无须进一步检查。但对于恶性肿瘤或疑难病例,免疫组化可能成为关键手段。例如,乳腺癌的激素受体检测、淋巴瘤的免疫分型等,均需依赖免疫组化结果指导治疗。

免疫组化的必要性还受临床需求影响。若患者治疗方案依赖分子分型或靶向治疗,如肺癌的PD-L1检测或HER2阳性乳腺癌的诊断,免疫组化则不可或缺。此外,当病理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或存在多种鉴别诊断时,免疫组化可帮助缩小范围。但需注意,免疫组化成本较高且耗时较长,对于经济条件有限或急需快速诊断的患者,医生可能综合评估后选择性使用。

病理诊断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检查方案。建议患者与主治医生充分交流,了解检查目的与必要性,同时注意保持病理标本完整性以保障检测准确性。日常可提前整理病史资料,便于医生更高效地判断是否需要免疫组化辅助诊断。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荆芥是凉性还是热性中医草药属性解析

荆芥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温性草药,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的功效。其性味辛、微温,归肺、肝经,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咳嗽等症状。荆芥的温性特点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对寒性病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但需注意避免在热性病症中过量使用。 1、温性特点:荆芥的温性使其能够驱散体内的寒气,特别适用于风寒感冒的初期症状。对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清涕等症状,荆芥能够通过发散风寒、解表散寒的作用缓解不适。 2、解表散寒:荆芥的解表散寒作用主要体现在其能够通过发汗的方式驱散体表的风寒。这一作用对于风寒感冒初期的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有显著效果,帮助身体恢复正常的体温调节功能。 3、祛风止痛:荆芥的祛风止痛作用使其在治疗头痛、关节痛等与风寒相关的疼痛症状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祛除体内的风邪,荆芥能够有效缓解因风寒引起的局部疼痛和不适感。 4、临床应用:在中医临床中,荆芥常与其他草药配伍使用,如与防风、羌活等搭配,增强其祛风散寒的效果。对于风寒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荆芥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症状,促进康复。 5、注意事项:虽然荆芥具有温性特点,但在热性病症中需谨慎使用。对于风热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等热性症状,过量使用荆芥可能加重病情。在使用荆芥时需根据具体病症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搭配荆芥进行调理,如用荆芥煮水代茶饮,帮助驱散体内寒气。同时,注意避免在炎热天气或热性体质者中过量使用荆芥,以免引起不适。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调节,结合荆芥的温性特点,能够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