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婴儿尿路感染是怎么引起的呢

| 1人回答 | 9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婴儿尿路感染是怎么引起的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伟
马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婴儿尿路感染可能由尿布更换不及时、清洁不当、先天性尿路畸形、免疫系统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持卫生、抗生素治疗、手术矫正等方式干预。

1. 尿布污染:

尿布长时间未更换导致细菌滋生,建议家长每2-3小时检查尿布,使用无刺激湿巾清洁会阴,选择透气性好的尿布材质。

2. 清洁不当:

擦拭方向错误或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家长需从前向后轻柔擦拭,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清洁产品,沐浴后保持皮肤干燥。

3. 尿路畸形:

可能与膀胱输尿管反流、尿道狭窄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排尿哭闹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严重时需行输尿管再植术等矫正手术。

4. 免疫力低下:

可能与早产、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反复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呋喃妥因肠溶片等抗生素治疗。

哺乳期母亲应保证营养均衡,定期给婴儿更换体位促进排尿,发现排尿异常或持续发热应及时就医进行尿培养检测。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慢性肾炎转尿毒症概率是多少

慢性肾炎进展为尿毒症的概率因人而异,主要与病理类型、血压控制、蛋白尿程度及基础疾病管理等因素有关。

1、病理类型:

IgA肾病或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特定病理类型进展风险较高,需通过肾活检明确诊断并针对性干预。

2、血压控制:

持续高血压会加速肾功能恶化,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常用降压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3、蛋白尿程度: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1克提示预后不良,需通过低蛋白饮食和药物减少蛋白漏出。

4、基础疾病:

合并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会显著增加尿毒症风险,需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心肾功能指标。

建议慢性肾炎患者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以延缓疾病进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