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引起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引起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白晓燕
白晓燕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引起出血性疾病可能是由于过敏性紫癜、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原因导致。1、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因为多种刺激因素,引起B细胞的复制增殖,使身体的各个细小血管发生病变,引起出血,或者伴有腹痛、呕吐、关节肿痛等。2、白血病:比如急性白血病,由于血小板减少,大量的白血病细胞会形成血凝块,造成血管被挤压而破裂,同时还会出现贫血、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发病初期,纤维蛋白、血小板聚集在微血管中,形成血栓,随着病情的发展,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会增加,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启动,可能会出现大出血、器官功能不全、休克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平时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补充蛋白质等食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乙肝病人贫血严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乙肝病人贫血严重可通过补充造血原料、药物治疗、控制乙肝病毒复制、输血支持等方式治疗。贫血可能与铁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不足、乙肝相关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因素有关。

1、补充造血原料

铁缺乏可口服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铁剂,叶酸缺乏需补充叶酸片,维生素B12缺乏需肌注维生素B12注射液,同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造血原料的食物摄入。

2、药物治疗

促红细胞生成素适用于肾性贫血,可与干扰素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可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护肝药物如水飞蓟宾可改善肝功能,间接缓解贫血。

3、控制病毒复制

乙肝病毒活跃复制可能导致肝硬化,需规范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损伤,改善脾功能亢进引发的贫血症状。

4、输血支持

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伴有明显缺氧症状时需输注浓缩红细胞,输血前需评估乙肝病毒载量,避免激活病毒复制,输血后监测铁蛋白预防铁过载。

乙肝合并贫血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避免饮酒及肝毒性药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贫血持续加重需及时排查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