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艾滋病毒在阴茎包皮表面存活时间较短,通常为数分钟至数小时,实际存活时间受到病毒载量、环境温度、湿度、接触介质等因素影响。
1、病毒载量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的病毒载量越高,病毒在体表存活时间可能延长。接触后需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
2、环境温度低温环境可能延长病毒存活时间,室温下病毒活性会快速下降。避免接触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洁。
3、接触介质血液作为介质时病毒存活时间显著长于体液。开放性伤口接触风险更高,需及时消毒处理。
4、湿度条件潮湿环境有利于病毒存活,干燥条件下病毒失活更快。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可降低风险。
发生高危接触后72小时内可进行暴露后预防,建议立即前往传染病专科医院评估风险,日常应正确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规范用药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预后主要受到治疗时机、药物依从性、病毒载量控制、免疫重建程度等因素影响。
1、治疗时机:早期启动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机会性感染概率。CD4细胞计数超过350个/微升时开始治疗,患者预期寿命接近正常人。
2、药物依从性:每日规律服药是疗效保障。漏服药物可能导致病毒耐药,建议使用定时药盒或手机提醒帮助服药。
3、病毒载量:治疗成功的标志是血液中病毒载量持续低于检测限。每3-6个月需检测病毒载量,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等。
4、免疫重建:CD4细胞计数恢复程度决定预后质量。完全免疫重建需1-3年,期间仍需预防机会性感染。
建议感染者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出现发热、腹泻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