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便秘可能由生理性退化、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药物副作用、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生理性退化: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肠道蠕动功能逐渐减弱,肠道肌肉张力下降,导致排便困难。日常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饮水、定时排便等方式改善。
2、饮食结构不合理:老年人饮食中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和水分,容易导致大便干结。建议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并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
3、缺乏运动:老年人活动量减少,肠道蠕动减慢,影响排便功能。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
4、药物副作用:部分老年人长期服用药物,如钙剂、铁剂、抗抑郁药等,可能引起便秘。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口服液10-15毫升/次,每日1-2次。
5、慢性疾病: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能影响肠道功能。糖尿病可能与高血糖、自主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秘、腹胀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血糖,必要时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片5毫克/次,每日3次。
日常饮食中可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芹菜,运动方面可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同时注意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久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