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下排牙齿发麻可能由局部刺激、神经压迫、牙周疾病、三叉神经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检查、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方式缓解。
1、局部刺激:牙齿接触过冷过热食物或硬物摩擦可能导致短暂麻木,去除刺激源后症状多自行缓解,无须特殊治疗。
2、神经压迫:智齿生长或颌骨囊肿压迫下牙槽神经时,可能伴随牙龈肿胀,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后行阻生齿拔除或囊肿摘除术。
3、牙周疾病:慢性牙周炎可能引起牙周膜充血水肿,表现为牙齿松动伴麻木感,需进行龈下刮治配合甲硝唑、多西环素等药物控制感染。
4、三叉神经病变:糖尿病或外伤导致的三叉神经下颌支损伤,可能出现持续性麻木伴刺痛感,需排查原发病后使用维生素B12、加巴喷丁等营养神经药物。
建议避免咀嚼过硬食物,定期口腔检查,若麻木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剧烈疼痛需及时就诊。
牙科拍片辐射量通常极小,单次检查的辐射剂量约为0.005-0.01毫西弗,远低于人体年自然辐射量(约3毫西弗),实际影响主要与拍摄频率、设备类型、防护措施等因素有关。
1、设备差异数字化X光机辐射量仅为传统设备的十分之一,锥形束CT的剂量虽略高但仍属安全范围。
2、防护措施规范使用铅围脖、甲状腺护具等防护装备可减少60%以上散射辐射。
3、拍摄频率常规口腔检查每年1-2次拍摄不会累积风险,但短期内多次全景片检查需谨慎评估。
4、特殊人群孕妇需告知医生,儿童应采用低剂量模式并严格限制非必要检查。
检查前主动告知医生既往放射检查史,遵循ALARA原则(合理最低剂量),日常可通过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帮助代谢辐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