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羟苯磺酸钙、胰激肽原酶、雷珠单抗等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分型决定。
1、羟苯磺酸钙适用于早期微血管病变,可改善视网膜微循环,常见剂型包括胶囊、片剂、分散片。
2、胰激肽原酶用于微循环障碍引起的眼底病变,剂型有肠溶片、注射用冻干粉两种形式。
3、雷珠单抗抗VEGF药物适用于黄斑水肿,需玻璃体内注射,剂型为预充式注射器。
4、康柏西普同为抗VEGF药物,可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剂型为眼用注射液。
所有药物均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需严格控糖并定期复查眼底,出现视力骤降需立即就医。
瞳孔一大一小可能由生理性差异、眼部外伤、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
1. 生理性差异:约两成健康人群存在先天性瞳孔大小差异,通常差异不超过1毫米且对光反应正常,无须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
2. 眼部外伤:眼球挫伤或虹膜损伤可能导致瞳孔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为伤侧瞳孔扩大,需通过裂隙灯检查确诊,可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缓解症状。
3. 神经系统疾病:动眼神经麻痹或霍纳综合征常导致病理性瞳孔不等,前者伴随眼睑下垂,后者出现瞳孔缩小,需神经内科就诊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
4. 药物反应:阿托品类药物局部使用可致瞳孔散大,匹罗卡品滴眼液则引起瞳孔收缩,停药后多可恢复,必要时可用毛果芸香碱拮抗。
发现瞳孔持续不等大超过2毫米或伴随头痛呕吐时,应立即就医排查颅内病变,日常避免揉眼及强光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