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听诊器听诊支气管炎主要通过识别干啰音、湿啰音、哮鸣音、呼吸音减弱等异常呼吸音判断病情。
1、干啰音:气管内分泌物黏稠时产生高调音乐样音,提示支气管黏膜水肿或痉挛,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等药物稀释痰液。
2、湿啰音:气道内液体震动产生的断续水泡音,多与感染相关,表现为发热咳嗽黄痰,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抗感染治疗。
3、哮鸣音:支气管狭窄时出现的呼气相高调哨笛音,常见于喘息性支气管炎,可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雾化液、孟鲁司特钠片等支气管扩张剂缓解。
4、呼吸音减弱:支气管阻塞或肺气肿导致呼吸传导下降,可能伴随胸闷气促,需结合胸片检查评估肺功能,必要时进行氧疗或机械通气。
听诊时需保持环境安静,患者取坐位深呼吸配合,发现异常呼吸音应及时完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突然嗓子疼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用嗓过度、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局部护理、药物缓解等方式改善。
1. 病毒感染:普通感冒或流感病毒侵袭咽喉黏膜导致红肿疼痛,可能伴随发热、乏力。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复方硼砂含漱液缓解症状。
2. 细菌感染: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发急性咽炎或扁桃体炎,常见咽部剧烈疼痛伴白色分泌物。需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联合西地碘含片局部消炎。
3. 用嗓过度:大声喊叫或长时间说话导致声带充血水肿,表现为干痛、声音嘶哑。建议禁声休息,适量饮用蜂蜜水润喉,避免冷热刺激。
4. 过敏反应: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咽喉黏膜水肿,多伴眼痒、打喷嚏。需远离过敏源,使用氯雷他定片抗组胺,必要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
出现持续高热、吞咽困难或呼吸不畅时应及时就医,日常保持室内湿度,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咽喉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