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支气管扩张的检查治疗方法主要有胸部高分辨率CT、痰液检查、肺功能测试、支气管镜检查,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检查方法胸部高分辨率CT是诊断金标准,能清晰显示支气管形态改变;痰液检查用于判断感染病原体;肺功能测试评估通气功能障碍程度;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气道病变并获取活检标本。
2、抗感染治疗急性加重期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有关,表现为咳嗽加剧、脓痰增多。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阿奇霉素分散片。
3、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可改善气流受限,可能与气道平滑肌痉挛有关,通常伴有喘息、胸闷。常用药物有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雾化液、茶碱缓释片。
4、手术治疗局限性病变反复感染或大咯血者可考虑肺叶切除,可能与支气管动脉畸形、局部结构破坏有关,需配合术后呼吸康复训练。
日常需加强体位引流排痰,避免烟雾刺激,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有助于预防感染发作。
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口唇发绀、精神烦躁。症状发展通常按早期表现→进展期→终末期排列。
1、呼吸困难:患者自觉呼吸费力,尤其在活动后加重,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气促。
2、呼吸频率加快:静息状态下呼吸次数超过20次/分钟,是机体代偿性增加通气量的表现。
3、口唇发绀:血液中氧含量降低导致皮肤黏膜呈青紫色,以口唇、甲床等末梢部位最明显。
4、精神烦躁:脑组织缺氧引发神经系统症状,早期表现为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剧烈活动并保持半卧位,尽早就医明确病因。慢性肺部疾病患者需规律使用家庭氧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