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糖尿病空腹血糖24毫摩尔每升属于严重高血糖状态,可能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风险血糖超过13.9毫摩尔每升时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超过33.3毫摩尔每升可能引发高渗状态,需立即就医进行胰岛素治疗和补液。
2、器官损伤加速长期严重高血糖会加速微血管病变,可能导致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需住院调整降糖方案。
3、电解质紊乱极高血糖常伴随严重脱水及钠钾代谢失衡,需监测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水平,必要时进行静脉补钾治疗。
4、治疗复杂性此类患者往往需要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配合血糖监测制定个体化方案,后期需重新评估胰岛功能。
出现该数值应即刻急诊处理,治疗期间需严格记录血糖变化,出院后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
预防糖尿病早期可通过控制体重、调整饮食、规律运动、定期监测血糖等方式实现。
1、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通过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助于降低患病概率。
2、调整饮食减少精制糖和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的比例,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
3、规律运动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如快走、游泳等,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能帮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4、定期监测40岁以上人群或有家族史者应每年检测空腹血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
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糖尿病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