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维生素B12缺乏、乳酸酸中毒等副作用,但多数患者耐受良好。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剂量不当、肝肾功能异常、合并用药、特殊生理状态。
1、剂量不当初始剂量过大可能诱发腹泻、恶心,建议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可配合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缓解症状。
2、肝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者代谢能力下降,可能增加乳酸堆积风险,需监测转氨酶;肾功能不全者排泄受阻,易致药物蓄积,需调整剂量。
3、合并用药与碘造影剂联用可能诱发急性肾损伤,检查前需停药;与利尿剂合用可能加重维生素B12缺乏,需补充甲钴胺。
4、特殊生理状态老年患者更易出现消化不良,妊娠期使用安全性未明确,手术前后需暂停给药以防酸中毒。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肝肾功能及维生素B12水平,出现严重呕吐或乏力时及时就医,日常注意均衡饮食并避免酗酒。
预防糖尿病早期可通过控制体重、调整饮食、规律运动、定期监测血糖等方式实现。
1、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通过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助于降低患病概率。
2、调整饮食减少精制糖和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的比例,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
3、规律运动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如快走、游泳等,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能帮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4、定期监测40岁以上人群或有家族史者应每年检测空腹血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
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糖尿病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