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突发心梗抢救失败可能与心肌大面积坏死、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或并发症有关。心梗即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危重症。
1、心肌大面积坏死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超过6小时可导致心肌透壁性坏死。坏死区域超过左心室40%时,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出现顽固性低血压。此时即使开通血管,坏死心肌也无法恢复。患者可能出现室壁瘤破裂或心脏破裂,直接导致死亡。需紧急使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注射液、注射用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恶性心律失常
急性缺血可引发心室颤动、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致命性心律失常。心肌电活动紊乱会导致心脏停搏,即使使用胺碘酮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部分患者仍难以恢复窦性心律。早期电除颤是抢救关键,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下降10%。
3、心源性休克
当左心室功能严重受损时,心输出量骤降引发全身器官灌注不足。临床表现为收缩压低于90mmHg、四肢湿冷、意识模糊。需立即使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维持血压,并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辅助循环。
4、冠状动脉严重病变
左主干或三支血管弥漫性病变会导致血运重建困难。部分患者存在冠状动脉钙化、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导丝难以通过狭窄部位。此时需评估是否适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但术前病情恶化风险较高。
5、并发症影响
心肌梗死后可能并发心脏破裂、室间隔穿孔或乳头肌断裂。这些机械性并发症会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即使使用注射用硝普钠、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等药物,病死率仍超过50%。需紧急外科手术修复,但多数患者来不及接受治疗。
突发心梗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活动。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家属需配合医护人员快速签署手术同意书,缩短门球时间。康复期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心脏功能。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时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并呼叫急救。
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药物治疗、心脏康复等方式治疗。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通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
2、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可能阻塞冠状动脉血流,通常表现为持续性胸痛、出汗等症状。治疗包括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抗凝药物如肝素、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
3、血管痉挛血管痉挛可能导致冠状动脉暂时性狭窄,通常表现为阵发性胸痛、心悸等症状。治疗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硝酸酯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4、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能加重心肌缺血,通常表现为活动后胸痛、乏力等症状。治疗包括减少体力活动、吸氧、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注意低脂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