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血压持续升高的慢性疾病状态,两者常相互影响并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
1、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导致糖代谢异常的同时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与钠潴留、血管收缩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
2、血管损伤长期高血糖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四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3、肾脏病变糖尿病肾病引发水钠排泄障碍,与肾小球高压、肾素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夜尿增多、下肢水肿等症状。
4、交感兴奋血糖波动刺激自主神经系统,与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血管张力改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出汗异常等症状。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血压,控制钠盐摄入并保持适度运动,严格遵医嘱使用降糖药与降压药联合治疗。
清晨空腹血糖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优化用药时间、监测夜间血糖、排查黎明现象等方式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空腹高血糖通常由夜间胰岛素不足、睡前加餐过量、药物作用时间不足、激素分泌节律紊乱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晚餐减少高升糖指数食物摄入,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比例,避免睡前3小时进食。碳水化合物总量控制有助于减少夜间肝糖原分解。
2、优化用药时间中长效胰岛素可调整至睡前注射,二甲双胍缓释片建议晚餐时服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格列美脲等磺脲类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机。
3、监测夜间血糖凌晨3点进行指尖血糖检测,区分苏木杰现象与黎明现象。持续血糖监测系统能更准确反映夜间血糖波动趋势。
4、排查黎明现象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清晨分泌高峰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必要时医生会建议使用胰岛素泵或DPP-4抑制剂进行干预。
建议记录连续3天的血糖谱数据供医生评估,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晨起后适当活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