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区别在于发作诱因、疼痛特征、持续时间及危险程度,前者由体力活动诱发且规律可控,后者则可能静息发作且症状进行性加重。
1、发作诱因:稳定型心绞痛多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诱发,存在明确阈值;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在静息或轻微活动时突发,无固定诱因。
2、疼痛特征:稳定型疼痛性质、部位相对固定,呈压迫性或紧缩感;不稳定型疼痛程度更剧烈,可能放射至新部位或伴冷汗恶心。
3、持续时间:稳定型症状通常持续2-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不稳定型发作超过20分钟,缓解效果差或需重复用药。
4、病理基础:稳定型多因稳定斑块致冠脉固定狭窄;不稳定型常由斑块破裂引发急性血栓形成,易进展为心肌梗死。
两类心绞痛均需心内科规范诊疗,不稳定型需紧急评估并强化抗栓治疗,日常应避免吸烟、控制血压血糖并规律随访。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银耳,银耳属于低升糖指数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银耳多糖,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上升,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并搭配其他低糖食物。
1、血糖影响银耳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升糖指数约为30,属于低升糖食物,其含有的银耳多糖可能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2、营养价值银耳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每100克干银耳含膳食纤维约30克,能增加饱腹感并延缓葡萄糖吸收。
3、食用建议建议选择无糖烹制方式,每日干银耳食用量控制在10-15克,避免与高糖食材如冰糖、红枣等搭配炖煮。
4、注意事项即食银耳羹可能添加糖分,需查看营养成分表,肾功能不全患者需限制摄入量,银耳浸泡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以防米酵菌酸污染。
糖尿病患者可将银耳作为膳食纤维补充来源,建议搭配绿叶蔬菜和优质蛋白食物食用,定期监测餐后血糖反应,出现胃肠不适需暂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