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婴儿湿疹反复加重可通过保湿护理、避免刺激、局部用药、控制过敏原等方式缓解,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环境刺激、食物过敏、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湿护理婴儿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导致水分流失,表现为干燥脱屑。建议家长每日涂抹无香精的婴儿润肤霜,选择含神经酰胺或凡士林成分的保湿剂。
2、避免刺激汗液、唾液、化纤衣物摩擦等物理刺激会加重皮损。家长需选择纯棉衣物,及时擦干汗液,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使用碱性沐浴露。
3、局部用药中重度湿疹可遵医嘱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合并感染时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
4、控制过敏原可能与牛奶蛋白、鸡蛋等食物过敏有关,通常伴随腹泻或呕吐。建议母乳喂养母亲忌口可疑致敏食物,或更换深度水解配方奶粉。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过度清洁皮肤,若皮损渗出结痂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
荨麻疹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过敏原回避等方式治疗。荨麻疹通常由食物过敏、物理刺激、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可阻断组胺受体,缓解瘙痒和风团。慢性荨麻疹需规律用药,急性发作时可联合第一代药物如苯海拉明。
2、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泼尼龙等适用于重症急性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短期使用可快速抑制炎症反应,但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疗程和剂量。
3、免疫调节剂奥马珠单抗适用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通过阻断IgE通路减少肥大细胞活化。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可用于难治性病例,需监测肝肾毒性。
4、过敏原回避通过过敏原检测识别触发因素,常见包括海鲜、坚果、尘螨等。物理性荨麻疹需避免冷热刺激、摩擦等诱因,必要时使用防护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湿润,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记录发作日记帮助识别诱因,急性发作期可冷敷缓解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