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慢性铅中毒怎么办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铅中毒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铅中毒可通过脱离铅接触环境、营养支持治疗、驱铅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定期监测血铅水平等方式干预。慢性铅中毒通常由职业性铅接触、含铅涂料污染、劣质化妆品使用、含铅中药滥用、铅污染水源摄入等原因引起。

1、脱离铅接触环境

立即终止铅暴露是治疗基础,职业暴露者需调离工作岗位,家庭环境中需清除含铅油漆玩具等污染源。居住于工业区者建议检测室内灰尘铅含量,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儿童应避免接触含铅文具玩具,接触铅蓄电池后需彻底清洗。

2、营养支持治疗

补充钙铁锌等矿物质可竞争性抑制铅吸收,每日摄入足量乳制品、瘦肉及贝壳类食物。维生素C可促进铅排泄,建议多食柑橘猕猴桃等水果。膳食纤维丰富的燕麦南瓜可结合肠道铅离子,减少铅重吸收。

3、驱铅药物治疗

依地酸钙钠可与铅形成稳定络合物经尿排出,适用于血铅超过450微克每升者。二巯丁二酸能特异性螯合铅离子,对肝肾损伤较小。青霉胺适用于轻度中毒患者,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上述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4、对症治疗

腹绞痛可选用山莨菪碱缓解平滑肌痉挛,周围神经病变可用甲钴胺营养神经。贫血患者需补充琥珀酸亚铁,认知功能障碍者可进行脑神经营养治疗。严重中毒出现脑病时需甘露醇脱水降颅压。

5、定期监测血铅

治疗期间每2周检测血铅浓度,稳定后改为每月复查。儿童血铅超过100微克每升即需干预,孕妇血铅超过50微克每升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尿铅检测可评估近期暴露情况,锌原卟啉检测反映长期铅负荷。

慢性铅中毒患者应建立长期随访计划,重点监测神经系统和肾功能。日常饮食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避免空腹接触铅尘。家庭烹饪避免使用含铅釉彩餐具,自来水清晨需放流1分钟再使用。孕妇儿童应每年进行血铅筛查,职业暴露人群需佩戴专业防护装备。出现记忆力减退或关节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复查血铅指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中暑的先兆是什么

中暑的先兆可能由高温环境、剧烈运动、脱水、体质虚弱、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及时降温、补充水分、调整活动强度、改善体质、控制基础疾病等方式预防。 1、高温环境: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人体散热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避免直接日晒,使用风扇或空调降温。 2、剧烈运动:高强度运动会导致体内热量迅速积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先兆。建议在高温天气减少剧烈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适度活动,运动时注意补充水分。 3、脱水:出汗过多且未及时补充水分,容易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出现口渴、皮肤干燥等症状。建议多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保持体内水分平衡,避免长时间缺水。 4、体质虚弱:老年人、儿童及体质较弱者更容易出现中暑先兆,表现为精神不振、四肢无力等。建议加强日常锻炼,提高身体耐热能力,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5、基础疾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容易出现中暑先兆。建议定期监测病情,遵医嘱服药,避免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外出。 预防中暑需注意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如西瓜、黄瓜等;避免摄入过多油腻食物。运动方面,选择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体质。日常护理中,保持室内通风,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外出时携带遮阳伞或帽子,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