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感冒药并不能消灭病毒,主要通过缓解症状帮助患者改善不适感。感冒药的作用机制包括缓解鼻塞、退热镇痛、止咳化痰、抑制过敏反应等。
1、缓解鼻塞含伪麻黄碱成分可收缩鼻腔血管,减轻黏膜充血肿胀,改善通气功能。常见药物有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氨酚伪麻美芬片。
2、退热镇痛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缓解头痛肌肉酸痛。代表药物包括酚麻美敏片、布洛芬缓释胶囊。
3、止咳化痰右美沙芬可抑制延髓咳嗽中枢,愈创甘油醚能稀释痰液。常用药物有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氨溴索口服液。
4、抗过敏氯苯那敏等抗组胺成分可减轻打喷嚏流涕症状。典型药物为氯雷他定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
感冒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与新鲜蔬菜水果。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高热需及时就医。
肺炎疫苗第二针一般间隔4-8周,实际时间受到疫苗种类、接种者年龄、基础健康状况、免疫程序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疫苗种类: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推荐基础免疫间隔4-8周,23价多糖疫苗通常只需接种1剂。
2、接种年龄:2岁以下婴幼儿需按4-8周间隔完成基础免疫,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接种间隔可适当延长。
3、健康状况:早产儿或免疫力低下者需严格遵循4周最短间隔,慢性病患者可延长至8周。
4、免疫程序:部分地区免疫规划可能调整间隔时间,需以当地疾控中心最新指南为准。
接种前应咨询预防接种门诊医生,完成疫苗接种记录本登记,接种后观察30分钟无异常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