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胸腺瘤病理结果需重点关注肿瘤类型、分化程度、分期及边缘状态,主要评估指标包括组织学分类、Masaoka分期、淋巴细胞比例和有无包膜侵犯。
1. 组织学分类根据WHO标准分为A型、AB型、B1-B3型和C型,其中B2/B3型恶性倾向较高,需结合免疫组化标记物如CD5、CD117辅助诊断。
2. 分化程度低分化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增多,提示预后较差,常伴随CK19、P63等上皮标志物异常表达。
3. 分期评估采用Masaoka分期系统,Ⅰ期限于包膜内,Ⅱ期突破包膜,Ⅲ期侵犯周围器官,Ⅳ期有远处转移,分期越高复发风险越大。
4. 边缘状态显微镜下观察手术切缘是否残留肿瘤细胞,R0切除代表无残留,R1/R2切除需考虑辅助放疗或二次手术。
建议携带完整病理报告至胸外科或肿瘤科复诊,医生将结合影像学检查制定后续随访或治疗方案,术后需定期复查胸部增强CT。
肿瘤化疗是通过化学药物杀灭或抑制癌细胞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及姑息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等。
1、治疗原理:化疗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DNA合成、阻断细胞分裂或诱导凋亡发挥作用,对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
2、给药方式:主要包括静脉输注、口服、鞘内注射等,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身体状况制定。
3、适应症:适用于血液系统肿瘤、实体瘤术后辅助治疗、转移性肿瘤等,常与手术、放疗联合应用。
4、副作用管理:可能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等不良反应,需配合止吐药、升白针等对症支持治疗。
化疗期间需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