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胸腺瘤病理结果需重点关注肿瘤类型、分化程度、分期及边缘状态,主要评估指标包括组织学分类、Masaoka分期、淋巴细胞比例和有无包膜侵犯。
1. 组织学分类根据WHO标准分为A型、AB型、B1-B3型和C型,其中B2/B3型恶性倾向较高,需结合免疫组化标记物如CD5、CD117辅助诊断。
2. 分化程度低分化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增多,提示预后较差,常伴随CK19、P63等上皮标志物异常表达。
3. 分期评估采用Masaoka分期系统,Ⅰ期限于包膜内,Ⅱ期突破包膜,Ⅲ期侵犯周围器官,Ⅳ期有远处转移,分期越高复发风险越大。
4. 边缘状态显微镜下观察手术切缘是否残留肿瘤细胞,R0切除代表无残留,R1/R2切除需考虑辅助放疗或二次手术。
建议携带完整病理报告至胸外科或肿瘤科复诊,医生将结合影像学检查制定后续随访或治疗方案,术后需定期复查胸部增强CT。
颈部淋巴肿瘤的特征主要包括无痛性肿块、质地坚硬、生长迅速以及伴随全身症状。颈部淋巴肿瘤可能由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或恶性肿瘤转移引起。
1、无痛性肿块早期通常表现为颈部单侧或双侧无痛性肿大淋巴结,肿块活动度差且边界不清,可能与EB病毒感染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关,需通过活检明确性质。
2、质地坚硬肿瘤进展期淋巴结质地变硬如橡皮,触诊有砂砾感,常见于霍奇金淋巴瘤或非霍奇金淋巴瘤,需结合CT或PET-CT评估浸润范围。
3、生长迅速恶性淋巴肿瘤可在数周内体积明显增大,可能伴随B症状如发热盗汗,需尽快进行骨髓穿刺和流式细胞学检查明确分型。
4、全身症状终末期可能出现肝脾肿大、皮肤瘙痒、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提示疾病已发生远处转移,需采用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
发现颈部异常肿块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挤压按摩肿块,治疗期间保持高蛋白饮食并监测血常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