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糖尿病患者早上空腹血糖9.1毫摩尔/升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干预、血糖监测等方式控制。空腹血糖升高通常与夜间胰岛素不足、黎明现象、饮食不当、药物失效等原因有关。
1、调整饮食减少晚餐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避免夜间加餐,晚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7.8毫摩尔/升以下。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
2、增加运动晚餐后30分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持续30-40分钟,有助于改善夜间胰岛素敏感性。避免睡前剧烈运动导致夜间低血糖。
3、药物干预可能与基础胰岛素剂量不足、口服降糖药失效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晨起口渴、多尿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长效胰岛素,或调整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口服药剂量。
4、血糖监测连续监测夜间3点及晨起血糖,鉴别黎明现象或苏木杰反应。若凌晨血糖低于3.9毫摩尔/升,需减少睡前胰岛素剂量;若持续升高,应增加基础胰岛素。
建议记录连续3天空腹血糖数据,就诊时携带血糖监测记录供医生参考,同时注意足部护理和定期眼底检查。
糖尿病患者手麻可能由周围神经病变、血液循环障碍、颈椎病、腕管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周围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损伤周围神经导致手麻,表现为对称性刺痛或蚁走感。需使用甲钴胺、硫辛酸、依帕司他等药物营养神经,同时严格监测血糖。
2、血液循环障碍:糖尿病血管病变使末梢供血不足引发麻木,常伴手脚发凉。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贝前列素钠、西洛他唑改善微循环,配合手足保暖。
3、颈椎病:糖尿病患者合并颈椎退变时可能压迫神经根,出现单侧手臂放射样麻木。可通过颈椎牵引、巴氯芬、甲钴胺等治疗,避免长时间低头。
4、腕管综合征:高血糖易诱发腕部正中神经卡压,表现为拇指至无名指麻木。夜间可用腕部支具固定,严重者需注射利多卡因或行腕管松解术。
糖尿病患者出现手麻应定期检查神经传导功能,每日温水泡手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接触过冷过热物品,发现症状加重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