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 中医推拿

肝经湿热尿床怎么推拿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肝经湿热尿床怎么推拿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秀杉
陈秀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肝经湿热尿床可通过推拿特定穴位缓解症状,常用手法包括揉按太冲穴、推肝经、点按三阴交等。肝经湿热可能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夜间遗尿、尿液黄赤、烦躁易怒等症状。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推拿,避免自行操作不当加重病情。

1、揉按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是肝经原穴。用拇指指腹以适度力度揉按3-5分钟,有助于疏肝泻热。肝经湿热型尿床常伴随口苦咽干,推拿时可配合轻揉足三里穴增强效果。操作时注意保持环境温暖,避免患儿受凉。

2、推肝经

沿足厥阴肝经走向从大腿内侧至足背进行直线推法,重复进行10-15次。推拿前可涂抹少量爽身粉减少摩擦,手法需轻柔均匀。肝经湿热易导致睡眠不安,推拿后可用掌心轻抚患儿背部帮助放松。家长需观察推拿后尿液颜色变化,若持续深黄应就医。

3、点按三阴交

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用拇指垂直点按2-3分钟。该穴位能调和肝脾肾三经,改善湿热下注引起的遗尿。推拿时可配合清天河水手法,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200次。注意饭后1小时内不宜操作,推拿后适当补充温水。

4、摩腹疗法

以神阙穴为中心顺时针摩腹5分钟,再点按中极穴1分钟。腹部推拿能调节膀胱气化功能,缓解湿热蕴结。肝经湿热患儿常见舌苔黄腻,摩腹后可加揉涌泉穴引热下行。家长需记录患儿排尿频率,推拿期间减少辛辣食物摄入。

5、捏脊疗法

从长强穴至大椎穴沿督脉捏脊3-5遍,重点提捏肝俞穴区域。捏脊能调节整体阴阳平衡,改善肝经湿热导致的睡眠觉醒障碍。操作时用拇指与食指相对捏起皮肤,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建议每日晨起或睡前进行,连续7天为1疗程。

推拿治疗肝经湿热尿床需配合生活调理,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饮食宜清淡,适量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限制芒果、榴莲等湿热水果。夜间控制饮水量,睡前排空膀胱。若推拿2周未见改善,或伴随发热、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泌尿系统感染等器质性病变。家长应避免责备患儿,建立正向排尿反馈机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推拿可以退烧吗

小儿推拿可能有助于辅助退烧,但无法替代药物治疗。发热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需结合病因综合干预。

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清天河水、推六腑等手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汗液分泌,有助于体温调节。对于38.5℃以下的低热,配合温水擦浴、多饮水等措施,可能观察到体温轻微下降。推拿时需保持环境温暖,手法轻柔,单次操作不超过15分钟,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但需注意该方法仅适用于精神状态良好、无惊厥史的儿童。

当体温超过38.5℃或持续发热时,推拿退热效果有限。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高热需及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布洛芬颗粒等退热药物,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若儿童出现嗜睡、抽搐、皮疹等严重症状,或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应立即就医排查肺炎、脑膜炎等疾病。

家长在发热期间应保持儿童水分摄入,选择易消化的流质食物,避免过度包裹衣物。监测体温变化时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每4小时记录一次。推拿可作为辅助手段与医疗措施配合使用,但所有操作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禁止擅自延长推拿时间或更换穴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