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什么?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特性。

1、治疗作用

治疗作用是药物对疾病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针对病因发挥作用,如抗生素杀灭病原微生物。对症治疗缓解疾病症状,如退热药降低体温。药物通过调节生理功能、抑制病原体生长或替代缺乏物质等方式实现治疗目的。不同药物具有特异性作用机制,需根据疾病特点选择。

2、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是在正常剂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等。副作用是药物固有作用在非靶器官的表现,如抗组胺药引起嗜睡。毒性反应多因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导致,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损害听神经。过敏反应与个体免疫应答相关,与剂量无关。

3、量效关系

药物效应随剂量变化呈现规律性改变,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之间存在安全范围。治疗窗窄的药物如地高辛更易发生毒性反应。个体差异、肝肾功能等因素会影响药物代谢,导致相同剂量下不同患者出现疗效或毒性差异。临床用药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

4、药物相互作用

多种药物联用可能通过药动学或药效学机制相互影响。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可加速其他药物代谢,降低疗效。华法林与阿司匹林联用增加出血风险。药物与食物、保健品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如葡萄柚汁抑制CYP3A4酶活性。

5、个体化用药

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等因素导致药物反应差异。儿童药物代谢酶发育不完善,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均需调整剂量。基因多态性影响药物代谢酶活性,如CYP2C19慢代谢者需调整氯吡格雷剂量。治疗药物监测可优化给药方案。

合理用药需权衡治疗获益与潜在风险,严格遵循医嘱使用药物。用药期间应观察身体反应,出现皮疹、心悸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联用药物,特殊人群用药前需评估肝肾功能。妥善保存药品,注意查看有效期和储存条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正常人喝半斤白酒会醉吗

正常人喝半斤白酒是否醉倒,主要取决于个体的酒精代谢能力、体重、性别、饮酒速度以及空腹状态等多种因素。酒精进入人体后,会被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分解为乙醛,再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最终排出体外。不同人的乙醇脱氢酶活性存在差异,导致对酒精的耐受度不同。体重较大的人由于体内水分较多,酒精浓度相对较低,可能较不容易醉。女性体内水分比例较低,酒精代谢速度较慢,更容易醉酒。饮酒速度过快或空腹饮酒会加速酒精吸收,增加醉酒风险。平时不常饮酒的人,肝脏对酒精的代谢能力较弱,喝半斤白酒更容易醉倒。 1、酒精代谢:酒精代谢能力因人而异,主要由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活性决定。活性较高的人能更快分解酒精,不易醉倒;活性较低的人则容易醉酒。建议平时多了解自己的酒精耐受度,避免过量饮酒。 2、体重影响:体重较大的人体内水分较多,酒精浓度相对较低,可能较不容易醉。但体重并非唯一决定因素,还需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判断。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饮酒,避免盲目跟风。 3、性别差异:女性体内水分比例较低,酒精代谢速度较慢,更容易醉酒。女性在饮酒时应注意控制量,避免空腹饮酒,同时选择低度酒或稀释酒精饮料。 4、饮酒速度:饮酒速度过快会加速酒精吸收,增加醉酒风险。建议慢慢饮用,给肝脏足够时间代谢酒精,同时搭配食物,减缓酒精吸收速度。 5、空腹状态:空腹饮酒会加速酒精吸收,增加醉酒风险。建议饮酒前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如牛奶、坚果等,减缓酒精吸收速度,降低醉酒可能性。 平时不常饮酒的人,肝脏对酒精的代谢能力较弱,喝半斤白酒更容易醉倒。建议这类人群在饮酒时更加谨慎,选择低度酒或稀释酒精饮料,同时控制饮酒速度和量。饮酒后可以多喝水,促进酒精代谢,缓解醉酒症状。如果出现严重醉酒症状,如意识模糊、呕吐不止等,应及时就医,避免酒精中毒等严重后果。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提高身体对酒精的耐受度,减少醉酒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