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小儿吐唾沫可能由生理性唾液分泌旺盛、出牙期刺激、胃食管反流、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口腔清洁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生理因素婴幼儿唾液腺发育旺盛,吞咽功能不完善时会出现流涎现象。家长需及时用软布擦拭,避免皮肤刺激,无须特殊治疗。
2、出牙刺激乳牙萌出会刺激牙龈神经导致唾液增多。家长可用硅胶指套按摩牙龈,提供磨牙玩具缓解不适。
3、胃食管反流可能与贲门括约肌松弛有关,常伴随吐奶、哭闹。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等药物。
4、呼吸道感染鼻塞时经口呼吸或咽喉炎症会促使唾液外溢。需排查是否伴有发热、咳嗽,必要时使用小儿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开喉剑喷雾剂。
观察是否伴随进食异常或精神萎靡,保持宝宝衣领干燥,哺乳后竖抱拍嗝有助于减少唾液外溢。
新生儿发热的症状主要包括体温升高、烦躁哭闹、食欲减退、皮肤发红等。发热在新生儿期可能由感染、脱水、环境温度过高等多种因素引起,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
1. 体温升高新生儿正常腋温为36-37℃,发热时体温超过37.5℃。家长需使用婴儿专用体温计测量,避免使用水银体温计以防碎裂风险。
2. 烦躁哭闹发热可能导致新生儿持续哭闹且难以安抚,伴随手脚舞动、面部潮红等表现。建议家长检查尿布湿度及喂养情况,排除其他不适因素。
3. 食欲减退拒奶或吮吸无力是常见伴随症状,可能因发热导致口腔黏膜干燥。家长需少量多次喂养,观察有无脱水征象如囟门凹陷。
4. 皮肤改变可见面部或躯干皮肤潮红,手足发凉与躯干温差明显。需调节室温至24-26℃,避免过度包裹加重散热障碍。
新生儿发热属于儿科急症,发现异常应立即就诊。就医前可松解衣物散热,禁止自行使用退热药物,避免酒精擦浴等危险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