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产后首次月经量少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产后首次月经量少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冷启刚
冷启刚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产后首次月经量少可能由激素水平波动、哺乳抑制排卵、子宫内膜恢复不足、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调理、监测激素水平、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 激素水平波动

产后雌激素和孕激素骤降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薄,表现为经量减少。建议保证睡眠质量,适当补充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食物。

2. 哺乳抑制排卵

哺乳期高泌乳素会抑制卵巢功能,多数哺乳妈妈会出现月经延迟或量少。无须特殊处理,停止哺乳后3-6个月可逐渐恢复。

3. 子宫内膜恢复不足

可能与产后宫腔粘连、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周期性腹痛。需超声检查确认,轻度粘连可通过宫腔镜分离,严重者需放置防粘连支架。

4. 甲状腺功能异常

产后甲状腺炎可能导致甲减,表现为月经量少、畏寒乏力。需检查甲状腺功能,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硒酵母片、维生素B12等药物。

建议产后妈妈记录月经周期变化,适量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含铁食物,避免剧烈运动,若持续3个月经周期异常需妇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女性盆腔积液不治疗会怎么样

女性盆腔积液不治疗可能由生理性积液、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等因素引起,长期不处理可能导致慢性盆腔痛、不孕、感染扩散等后果。

1. 生理性积液

排卵期或月经前后少量积液属正常现象,通常无须治疗,定期复查即可。若积液量增多或伴随下腹坠胀,建议超声监测。

2. 盆腔炎

可能与细菌上行感染、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脓性分泌物。需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甲硝唑等抗生素。

3.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可能与经血逆流、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痛经、性交痛。可选用布洛芬、孕三烯酮、GnRH激动剂等药物控制病灶。

4. 肿瘤性积液

卵巢癌或输卵管癌可能导致血性积液,通常伴有消瘦、包块。需手术切除病灶并配合紫杉醇、顺铂等化疗药物。

日常避免久坐及过度劳累,急性期可热敷缓解疼痛,出现持续腹痛或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妇科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