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支气管哮喘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症状,但完全治愈概率较低。控制方法主要有长期药物管理、环境控制、免疫治疗、定期随访监测。
1、长期药物管理建议家长遵医嘱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需坚持用药控制气道炎症。
2、环境控制家长需避免孩子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减少呼吸道刺激因素。
3、免疫治疗针对明确过敏原的患儿可考虑脱敏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3-5年疗程,有助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4、定期随访监测建议家长每3-6个月带孩子复查肺功能,根据症状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青春期部分患儿症状可能自行缓解。
日常注意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发作,保证均衡营养摄入,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但须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正规治疗。
孩子黄疸可通过蓝光照射、药物治疗、母乳调整、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黄疸通常由生理性胆红素代谢延迟、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等原因引起。
1、蓝光照射蓝光能将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排出,适用于血清胆红素超过安全值的情况。治疗期间需遮挡眼睛及会阴,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监测体温和皮肤变化。
2、药物治疗苯巴比妥可激活肝酶促进胆红素代谢,白蛋白能结合游离胆红素,茵栀黄口服液有助于利胆退黄。家长须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3、母乳调整母乳性黄疸可暂停母乳3天改配方奶喂养,胆红素下降后恢复哺乳。家长需记录喂养量及排便次数,观察皮肤黄染变化。
4、病因治疗新生儿溶血病需静脉丙种球蛋白阻断溶血,胆道闭锁需在60天内行葛西手术。家长发现黄疸持续加重或大便发白时须立即就医。
保持每日8-12次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晒太阳选择上午10点前光线,密切观察手心脚心是否出现黄染,出现嗜睡或拒奶需急诊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