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科 > 生殖器感染科

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怎么治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怎么治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术、电复律、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脏结构异常、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刺激、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

1、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心律失常发作概率。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可改善心脏功能,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控制体重和戒烟能减少心血管系统负担,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

2、药物治疗

盐酸普罗帕酮片适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抑制心肌细胞钠离子内流。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适用于交感神经兴奋引发的心律失常。盐酸胺碘酮胶囊对多种快速型心律失常有效,但需监测甲状腺功能和肺毒性。

3、导管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通过导管释放热能破坏异常传导通路,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效果显著。冷冻消融术采用低温冻结病灶组织,手术并发症较少。这两种微创介入治疗成功率较高,术后恢复快,多数患者可根治心律失常。

4、电复律

同步直流电复律适用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室上速患者,通过电击使心脏恢复窦性节律。操作前需进行镇静麻醉并监测心电图,能量选择通常从低剂量开始递增。电复律后需密切观察有无血栓栓塞等并发症。

5、外科手术

迷宫手术通过在心房制造隔离带阻断异常电传导,主要治疗顽固性房颤。心脏直视手术可同期处理合并的瓣膜病或先心病,手术创伤较大需体外循环支持。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钾镁等电解质。避免突然体位变化和剧烈运动,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随身携带病历卡注明疾病和用药信息,出现持续心悸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不可自行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谷丙转氨酶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谷丙转氨酶低可能与营养不良、长期卧床、妊娠期生理变化、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肝病等因素有关。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其水平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1、营养不良

长期蛋白质或维生素B6摄入不足会影响谷丙转氨酶的合成。常见于极端节食、消化吸收障碍患者,可能伴随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改善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瘦肉、鸡蛋等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复合维生素。

2、长期卧床

肌肉活动减少会导致谷丙转氨酶释放量降低,多见于瘫痪患者或术后长期制动人群。这类情况通常无特殊症状,通过渐进式康复训练可促进指标恢复。需注意监测肌力变化,预防肌肉萎缩。

3、妊娠期变化

妊娠中晚期血容量增加可能稀释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属生理性降低。孕妇可能无特殊不适,但需定期产检排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病理情况。日常应保持均衡营养,避免过度劳累。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减缓肝脏代谢功能,导致谷丙转氨酶生成减少。患者可能出现畏寒、水肿、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替代治疗。

5、慢性肝病

晚期肝硬化时功能性肝细胞大量减少,可能导致谷丙转氨酶合成能力下降。常伴随腹水、黄疸等表现,需通过肝脏超声、弹性成像等检查评估病情。治疗包括抗纤维化药物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严重者需考虑肝移植。

发现谷丙转氨酶异常时应复查肝功能全套,避免剧烈运动或饮酒后检测。日常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高脂饮食,慢性肝病患者需每3-6个月随访。若合并食欲减退、皮肤黄染等症状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完善肝炎病毒学、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等检查明确病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