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如何控制高血糖?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如何控制高血糖?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兆存
李兆存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药剂师
关于糖尿病来讲,最主要的掌握高血糖方式就是掌握饮食。要少吃含糖量高的食品,例如蛋糕、馒头、西瓜等,能够多吃低糖高纤维的食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25羟基维生素d偏低危害有哪些

25羟基维生素D偏低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肌肉无力、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情绪障碍等危害。25羟基维生素D是评估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重要指标,其偏低通常与日照不足、饮食缺乏、吸收障碍、肝肾疾病、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

1、骨质疏松

25羟基维生素D偏低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导致骨密度降低,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长期缺乏可能引发骨软化症,表现为骨痛、骨骼变形。日常可通过增加日照、补充维生素D3滴剂或碳酸钙D3片改善,严重者需遵医嘱使用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药物干预。

2、肌肉无力

维生素D缺乏会损害肌肉功能,表现为四肢近端肌群无力、站立困难或步态不稳。可能与维生素D受体在肌肉组织的表达受阻有关。建议通过血清检测确诊后,遵医嘱使用骨化三醇胶丸,同时配合阻抗训练改善症状。

3、免疫力下降

25羟基维生素D参与调节免疫细胞分化,其不足会增加呼吸道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概率。临床观察显示缺乏者更易反复感冒。可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鲑鱼、蛋黄,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2注射液。

4、心血管风险

低维生素D状态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相关,可能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缺乏者心肌梗死概率升高。建议监测血压,联合使用维生素AD胶丸与心血管基础治疗。

5、情绪障碍

维生素D缺乏可能影响大脑5-羟色胺合成,与季节性情感障碍、抑郁症存在关联。表现为情绪低落、认知功能减退。光照疗法配合维生素D3咀嚼片可能改善症状,重度抑郁需专科药物治疗。

日常应保证每日15-30分钟日光照射,每周摄入2-3次深海鱼类。孕妇、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需定期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于30nmol/L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制剂,避免自行超量服用导致中毒。合并肝肾疾病者需选择活性维生素D治疗,并监测血钙磷变化。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