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骨折手术后尿液发红怎么办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折手术后尿液发红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折手术后尿液发红可能与创伤性血尿、药物副作用或泌尿系统损伤有关,可通过观察症状变化、调整饮水、暂停可疑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骨折手术后的血尿通常与术中插管损伤尿道或术后抗凝药物使用有关。轻微血尿可能表现为淡粉色尿液,排尿时无疼痛感,多由导尿管摩擦尿道黏膜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引起。此时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液稀释和代谢,多数患者在1-3天内尿液颜色可恢复正常。若正在服用利伐沙班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凝药物,需及时与主刀医生沟通,评估是否需要暂时减量或更换为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替代药物。部分患者可能因手术应激出现急性膀胱炎,伴随尿频尿急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控制感染。

持续鲜红色尿液或伴有血块需警惕严重并发症。骨科手术中可能因体位不当导致肾脏挫伤,表现为腰部酸痛合并酱油色尿液,需通过泌尿系彩超排除肾实质损伤。骨盆骨折患者术后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血尿,可能提示膀胱破裂或尿道断裂,这类情况需紧急进行膀胱造影检查,必要时行膀胱修补术或尿道会师术。长期卧床患者突发血尿伴随发热,要考虑尿路结石或肾盂肾炎,可通过尿常规检查红细胞形态判断出血部位,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术后血红蛋白持续下降且血尿不缓解者,需排查医源性血管损伤,血管造影明确出血点后可能需介入栓塞治疗。

术后应记录每日尿液颜色变化及尿量,避免摄入红色火龙果、甜菜等可能干扰尿液颜色的食物。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尿道口,导尿管留置期间定期更换尿袋。康复期间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出血,如出现发热、排尿困难或血尿持续超过72小时,须立即复查泌尿系超声和凝血功能。饮食上适当增加维生素K含量高的菠菜、西兰花,有助于改善凝血功能,但正在服用华法林钠片的患者需保持膳食结构稳定。术后3个月内定期复查尿常规,观察隐血指标变化,必要时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突然腰痛和睾丸胀痛是怎么回事?

突然腰痛和睾丸胀痛可能与泌尿系统结石、睾丸附睾炎、腰椎病变、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抗感染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干预。

1、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移动时可能刺激周围组织,引发腰部放射性疼痛,同时因神经反射导致睾丸牵涉痛。典型表现为突发单侧腰腹部绞痛,可向下腹及会阴放射,伴随恶心呕吐。确诊需进行尿常规、B超或CT检查。治疗可选用排石颗粒、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促进结石排出,疼痛剧烈时可用双氯芬酸钠栓缓解症状。

2、睾丸附睾炎

细菌经尿道上行感染可能引发附睾炎,表现为阴囊肿胀发热、睾丸触痛明显,炎症波及输精管时可产生腰部钝痛。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淋球菌等。治疗需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抗感染,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并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

3、腰椎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或腰肌劳损可能压迫神经根,引起腰痛并向会阴区放射。久坐、搬运重物后症状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可通过腰椎MRI明确诊断。轻症可用塞来昔布胶囊消炎镇痛,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

4、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可能通过盆腔神经丛反射引起腰骶部酸胀,伴随尿频尿急等排尿异常。直肠指检可触及肿大前列腺伴压痛。治疗选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控制感染,配合前列舒通胶囊改善局部循环,每日温水坐浴有助于缓解症状。

5、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回流受阻可能导致阴囊坠胀感,久站后腰痛明显,体检可见阴囊内蚯蚓状曲张静脉团。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确诊。轻度患者可穿阴囊托带支撑,服用迈之灵片改善静脉回流,重度需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的腰睾丸联合疼痛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损伤。日常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久坐人群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急性期可冰敷疼痛部位15分钟缓解肿胀,但禁止自行服用抗生素。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裤,避免阴囊局部高温环境。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