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小儿夜间咳嗽厉害可通过调整睡姿、保持空气湿润、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性咳嗽、胃食管反流、鼻后滴漏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1、调整睡姿抬高头部15-30度有助于减少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家长需避免使用过高枕头,可选择专用儿童防呛咳枕。
2、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能缓解气道干燥。家长需每日清洗加湿器水箱,避免滋生细菌加重咳嗽。
3、避免过敏原尘螨、宠物皮屑等可能诱发过敏性咳嗽。家长需每周高温清洗床品,夜间关闭门窗减少花粉进入。
4、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过敏性咳嗽推荐孟鲁司特钠,胃酸反流可用奥美拉唑。所有药物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需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
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日常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持续咳嗽超过1周或伴有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
儿童夜间反复发热可能由生理性体温波动、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并观察伴随症状。
1、生理因素: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夜间盖被过厚或环境闷热可能导致体温升高。家长需保持室温适宜,选择透气睡衣,睡前避免剧烈活动。
2、病毒感染:感冒病毒易在夜间激活免疫反应,常伴随鼻塞咳嗽。家长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药物对症治疗。
3、细菌感染:急性中耳炎因卧位时耳部压力变化,夜间疼痛发热明显。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感染有关,需就医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4、隐匿感染:尿路感染患儿夜间排尿减少致细菌繁殖,可能伴有排尿哭闹。建议家长留取晨尿送检,确诊后需用头孢地尼分散片、呋喃妥因肠溶片等抗菌治疗。
家长发现发热应记录体温曲线,避免过度包裹,补充水分观察精神状态,持续3天以上或超39℃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