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 结肠炎

结肠炎会引起身体消瘦吗

| 1人回答 | 9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结肠炎会引起身体消瘦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朱振国
朱振国 鹤岗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如果结肠炎的病人症状持续存在,能够明显的影响到病人的饮食状态。长期的消耗会导致病人体重下降、消瘦等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恶病质,此种情况相对危急。结肠炎的症状出现以后,不要延误治疗,要及时的进行检查。明确诊断以后,要尽快的进行处理,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拖延治疗或者是延误就诊,对于结肠炎的恢复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症状持续性加重,错过最佳的救治时机,从而产生严重的后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直肠炎乙状结肠炎的症状

直肠炎和乙状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及排便不尽感。症状可能由感染、免疫异常、缺血性肠病、放射性损伤或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需结合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

1、腹痛

腹痛多位于左下腹或下腹部,呈阵发性隐痛或绞痛,排便后可暂时缓解。直肠炎疼痛常集中于肛门周围,乙状结肠炎疼痛范围更广泛。炎症刺激肠黏膜导致肠痉挛是主要原因,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急性期疼痛较剧烈,慢性期多为钝痛。若出现持续剧烈腹痛需警惕肠穿孔等并发症。

2、腹泻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10次以上,粪便呈稀水样或糊状,常带有黏液或血丝。乙状结肠炎腹泻程度通常比直肠炎更显著。肠黏膜充血水肿导致吸收功能障碍是核心机制。长期腹泻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3、黏液脓血便

粪便表面附着黏液或脓液是典型表现,严重时可见鲜红色血液混合。直肠炎出血多为便后滴血,乙状结肠炎出血常与粪便混合。溃疡性病变破坏黏膜血管是直接原因。需与痔疮出血鉴别,后者血液鲜红且不与粪便混合。反复出血可能导致贫血。

4、里急后重感

表现为排便后仍有便意但无法排净,直肠炎患者症状更突出。炎症刺激直肠神经末梢引发假性排便反射。患者可能出现频繁蹲厕但仅排出少量黏液,夜间症状可能加重。长期里急后重可能诱发肛窦炎或肛周湿疹。

5、全身症状

急性期可能出现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反应,慢性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释放炎性介质是全身症状的主因。儿童患者需关注生长发育曲线,老年患者需警惕脱水及电解质失衡。若出现高热、心率增快提示感染扩散。

建议患者记录排便频率及性状变化,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低渣饮食。急性期需卧床休息,腹部保暖可缓解痉挛痛。出现持续发热、大量便血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就医。确诊后需规范用药并定期复查肠镜,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掩盖病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