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多数情况下新生儿黄疸可以继续吃母乳。母乳性黄疸通常与喂养不足、胆红素代谢延迟、母乳成分影响、遗传因素等有关。
1. 喂养不足早期母乳分泌不足可能导致新生儿摄入量减少,胆红素排泄延迟。建议家长增加喂养频率至每日8-12次,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配方奶。
2. 代谢延迟新生儿肝脏功能未成熟时,胆红素结合能力较弱。家长需确保每日有效吸吮时间超过15分钟,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苯巴比妥片等肝酶诱导剂。
3. 母乳成分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能增加胆红素肠肝循环。可尝试暂停母乳2-3天观察黄疸变化,期间使用茵栀黄口服液等退黄药物。
4. 遗传因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等遗传病可能加重黄疸。需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后可选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联合蓝光治疗。
哺乳期间母亲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定期监测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若黄疸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嗜睡拒奶需立即就医。
若孩子患有湿疹,可以适量吃南瓜、苹果、西蓝花、糙米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氢化可的松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一、食物1. 南瓜南瓜富含维生素A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减少湿疹发作概率。
2. 苹果苹果含有丰富果胶和抗氧化物质,可帮助减轻肠道炎症反应,间接缓解湿疹症状。
3. 西蓝花西蓝花中的维生素C和硫化物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皮肤过敏反应。
4. 糙米糙米作为低敏主食可替代小麦制品,避免麸质过敏诱发的湿疹加重。
二、药物1. 氯雷他定第二代抗组胺药,适用于缓解湿疹伴随的瘙痒症状,儿童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2. 西替利嗪长效抗过敏药物,对慢性湿疹患者的皮肤瘙痒有较好控制效果。
3. 氢化可的松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用于局部涂抹改善急性期湿疹的皮肤炎症。
家长需记录孩子饮食日记,观察湿疹与特定食物的关联,避免过度清洁皮肤,选择无香料婴幼儿专用洗护产品,保持皮肤湿润有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