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冠心病

冠心病是怎么得来的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冠心病是怎么得来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国喜
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冠心病的形成通常涉及遗传、环境、自身体质以及基础疾病的共同作用。其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倾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性疾病控制不佳和年龄增长等多方面因素,准确了解原因有助于做好早期预防。
1遗传因素:
冠心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遗传性。如果家族中直系亲属有心血管疾病史,尤其是父母或兄弟姐妹过早患冠心病女性小于65岁,男性小于55岁,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这种遗传倾向与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家族史等基因特性密切关联。如果存在家族病史,建议尽早做心血管健康检查,并开始必要的生活方式调整。
2环境因素:
长期吸烟、饮酒、久坐不动、高脂饮食是冠心病的重要外部诱因。例如,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高盐高脂饮食不仅对心血管不利,还会加重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生活中需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并减少脂肪、盐和糖的摄入。同时,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例如快走或游泳。
3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硬化和血管老化是导致冠心病的生理基础。个体肥胖、情绪应激如长期压力过大等都会促发危险因素积累。例如,长期精神压力会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导致血压上升和血管损伤。针对这类情况,应注重心理疏导和压力管理,比如适当的冥想、深呼吸练习。
4病理因素:
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诱发基础。这些疾病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斑块形成,进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控制这些慢病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比如通过规律服用降压药、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等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等来降低风险。同时,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
5外伤和感染:
虽然较少见,但冠状动脉的外伤或局部感染也可能诱发冠心病。这往往与冠状动脉的机械损伤或血流动力紊乱有关。如果有胸痛症状且怀疑心血管疾病,应及时就医,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冠心病的发生不仅仅是某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具体原因,可以帮助我们从遗传检测、生活方式、慢病控制等多方面着手,积极预防冠心病并改善心血管健康。如有胸闷、胸痛或心慌,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冠心病风险,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冠心病为什么脚会肿

冠心病患者脚肿可能与心力衰竭、静脉回流障碍、药物副作用、肾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有关。冠心病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 1、心力衰竭: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下降,血液回流受阻,导致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表现为脚肿。治疗需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20mg每日一次,同时限制盐分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 2、静脉回流障碍:长期卧床或久坐导致下肢静脉回流不畅,引起脚肿。建议抬高患肢,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立,每日进行下肢按摩和适当活动。 3、药物副作用:部分冠心病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导致水肿。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如将硝苯地平缓释片30mg每日一次改为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 4、肾功能异常:冠心病患者常伴随肾功能不全,影响液体代谢,导致脚肿。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必要时使用保肾药物如贝那普利片10mg每日一次,并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5、低蛋白血症:长期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导致血浆蛋白水平下降,引起水肿。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类、豆制品,必要时补充白蛋白注射液10g每周一次。 冠心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盐分不超过5克,脂肪摄入控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作息,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