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尿血糖3+通常提示尿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葡萄糖,可能与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肾性糖尿、短时大量糖分摄入等因素有关。
1. 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肾糖阈突破,需检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常用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
2.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胰岛素抵抗引发的暂时性糖尿,需进行75g口服糖耐量试验,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3. 肾性糖尿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导致,血糖正常但尿糖阳性,需完善肾小管功能检查,一般无须特殊药物治疗。
4. 生理性因素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甜食或静脉输注葡萄糖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尿糖阳性,建议复查晨起空腹尿液。
发现尿糖阳性应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避免高糖饮食,定期复查尿常规并内分泌科就诊。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饮食需注意碘摄入均衡、限制致甲状腺肿食物、保证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可适量食用海带、鸡蛋、燕麦、西蓝花等食物,也可遵医嘱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维生素B12等药物。
1、碘摄入均衡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会加重病情,但过量可能诱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建议通过加碘盐、海产品适量补充,避免长期大量食用海带等高碘食物。
2、限制致甲状腺肿食物卷心菜、木薯等含硫苷类物质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需焯水后食用。大豆制品建议与服药间隔4小时以上,减少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3、保证优质蛋白甲状腺功能减退常伴代谢减缓,需摄入足量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维持肌肉量,同时帮助甲状腺激素转运蛋白合成,每日建议摄入1.2-1.5克/公斤体重。
4、补充膳食纤维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但需注意粗粮摄入量不超过主食总量1/3,避免影响矿物质吸收。
合并贫血患者可增加动物肝脏、红肉等富铁食物,烹饪时避免长时间高温破坏营养素,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