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免疫组化和病理诊断不完全相同,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免疫组化是其辅助技术之一。病理诊断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则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定位特定蛋白,帮助鉴别肿瘤类型、来源及预后评估。
病理诊断是疾病确诊的核心环节,通过对活检或手术标本的肉眼观察、组织切片制备及显微镜检查,分析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及组织结构异常。常规病理可区分良恶性肿瘤、炎症类型等基础病变,但对分化差或来源不明的肿瘤可能难以明确分类。免疫组化作为分子病理学技术,通过标记细胞特异性蛋白(如细胞角蛋白、激素受体等),辅助判断肿瘤的分子分型、增殖活性及治疗靶点。例如乳腺癌HER2检测、淋巴瘤CD系列标记均依赖免疫组化,其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精准依据。
免疫组化需在病理诊断框架下开展,其染色结果需结合形态学特征综合解读。部分罕见病例可能还需基因检测等进一步验证。两种技术各有侧重但不可割裂,共同构成现代病理诊断体系。
患者接受病理检查时,建议提前与医生沟通检测项目及意义,复杂病例可申请多学科会诊。病理报告出具后应妥善保管,复查或转诊时需提供完整切片资料。日常避免自行解读专业术语,及时随访复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