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肉眼血尿可能引起贫血,但需根据出血量及持续时间综合判断。肉眼血尿指尿液呈肉眼可见的红色或洗肉水样,通常提示泌尿系统出血量超过1毫升/升尿液。长期或大量血尿可能导致铁丢失,进而引发缺铁性贫血。
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感染、肾小球肾炎等疾病是肉眼血尿的常见原因。结石摩擦尿路黏膜可造成机械性损伤,感染可能引起黏膜充血水肿,肾小球肾炎则因滤过屏障破坏导致红细胞漏出。这些情况若未及时控制,持续出血可能使体内铁储备逐渐消耗。轻度贫血可能仅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严重时可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
部分特殊情况下,肉眼血尿与贫血无直接关联。如食用红心火龙果导致的红色尿属食物色素排泄,不存在红细胞流失。某些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虽有贫血,但血尿可能由其他并发症引起。此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多部位出血和贫血,需通过实验室检查鉴别病因。
出现肉眼血尿伴乏力症状时,建议及时检测血常规和尿常规。日常生活中可适当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尿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抗感染、碎石或免疫调节等措施。贫血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或进行输血治疗。
肾结石置管治疗需挂泌尿外科,其他可能涉及科室包括急诊科、肾内科、影像科,具体选择与结石位置、并发症及治疗阶段有关。
1、泌尿外科泌尿外科是处理肾结石的核心科室,负责输尿管支架管置入、体外碎石或手术取石等治疗。若存在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应优先就诊。
2、急诊科突发肾绞痛伴发热、恶心呕吐时需挂急诊科,可能因结石嵌顿引发急性肾盂肾炎或尿源性脓毒症,需紧急解除梗阻。
3、肾内科合并肾功能异常或代谢性疾病如高尿酸血症时,肾内科可协助评估结石成因并制定预防方案,适合术后复诊患者。
4、影像科置管后需复查结石位置或评估肾积水程度时,影像科通过超声、CT等检查提供诊疗依据,通常由主诊医生开具检查单。
术后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