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郑志峰
郑志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抑郁症是一种由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精神疾病,其特点是持续的情绪低落,伴随兴趣减退、自我评价降低甚至出现自残想法。治疗可以通过药物、心理咨询和改善生活方式等多种手段综合进行。
1遗传因素与生理机制的影响
研究表明,家族中有抑郁症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抑郁症的发生与脑内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失衡密切相关,特别是血清素水平的降低会导致情绪障碍。从生理角度看,长期的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哮喘等也可能成为诱因。如果抑郁情绪严重、反复发作,应首先及时就医,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必要时通过脑电图检查或神经影像学手段明确诊断。
2环境压力的诱发作用
超强的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以及失业、离婚等重大生活事件都会增加抑郁症发生的概率。这些外部压力会让人慢慢丧失面对困难的能力,陷入负面情绪之中。建议遇到此类情况时及时向信任的人倾诉,参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通过心理支持缓解压力。另外,可以记录情绪日记,识别情绪波动的原因并主动调整。
3心理特质与生活习惯的影响
性格内向、自卑、过度追求完美等心理特质的人更容易发展为抑郁症。与此同时,长期缺乏运动、营养不均衡、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降低身体的抗压能力,进一步加速了疾病的进展。定期锻炼身体,比如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如慢跑、瑜伽或游泳有助释放压力,同时合理安排均衡饮食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类、维生素B6如香蕉、绿叶菜的食物,有助改善情绪。
4自我伤害思维与应对方式
严重的抑郁患者可能会出现自残、自杀的念头。此时需引起警惕,务必立即联系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常用的药物包括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帕罗西汀以及氯氮平、阿立哌唑等。心理治疗同样有效,如认知行为疗法CBT能帮助患者修正认知偏差,学习应对困境的有效方式。除了专科治疗外,亲友对患者的理解与陪伴也至关重要。
抑郁症并非不可控制,通过科学的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和健康生活干预,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已有明显症状,请不要逃避,把握早期治疗的关键时机,让专业医疗团队帮助您走出阴霾。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幼儿自闭症的早期表现

幼儿自闭症的早期表现可能包括社交互动障碍、语言发育迟缓、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异常反应等。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时就医评估。 1、社交障碍:自闭症幼儿常表现出对他人缺乏兴趣,难以与同龄人建立互动关系。他们可能避免眼神接触,不回应他人的呼唤或微笑,甚至在需要帮助时也不会主动寻求支持。家长可以通过多与孩子进行互动游戏,鼓励其参与集体活动,逐步改善社交能力。 2、语言迟缓:许多自闭症幼儿在语言发育上明显滞后,可能表现为迟迟不开口说话、词汇量有限或语言表达不连贯。部分孩子还会出现重复他人话语或使用刻板语言的现象。家长可以通过多与孩子对话、讲故事、唱歌等方式,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3、重复行为:自闭症幼儿常表现出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如不停地拍手、摇晃身体、转圈等。这些行为可能与其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或焦虑有关。家长可以尝试通过引导孩子参与多样化的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减少重复行为的发生。 4、兴趣狭窄:自闭症幼儿往往对某些特定事物表现出异常强烈的兴趣,如对某些玩具、数字或图案的执着。他们可能对其他活动或玩具缺乏兴趣,甚至拒绝尝试新事物。家长可以逐步引入新的玩具或活动,扩大孩子的兴趣范围,促进其全面发展。 5、环境敏感:自闭症幼儿对环境变化可能表现出异常敏感或抗拒,如对噪音、光线或触觉刺激反应过度。他们可能对日常生活中的小变化感到不安,甚至出现情绪波动。家长可以通过为孩子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逐步引入适度的变化,帮助其适应不同的环境刺激。 幼儿自闭症的早期干预至关重要,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及时寻求专业评估和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以及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社交、语言和行为能力。同时,家长也需保持耐心和信心,与专业医生和康复师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