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分期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分期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玮琰
周玮琰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两阶段,具体分期依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可分为轻度非增殖期、中度非增殖期、重度非增殖期和增殖期。

1、轻度非增殖期:

表现为微动脉瘤或小出血点,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增加,此时可通过控制血糖、血压及定期眼底检查干预。

2、中度非增殖期:

出现硬性渗出、棉絮斑及静脉串珠样改变,需加强代谢管理并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

3、重度非增殖期:

视网膜广泛缺血,可见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需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延缓进展。

4、增殖期:

新生血管形成伴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脱离,需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接受散瞳眼底检查,严格控制血糖血脂,出现视物模糊或飞蚊症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先天性近视的原因是什么

先天性近视可能由遗传因素、孕期营养不良、胎儿期眼球发育异常、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光学矫正、药物治疗、视觉训练、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父母双方或一方有高度近视史时,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增加。建议家长在婴幼儿期定期进行视力筛查,确诊后可选择框架眼镜矫正,常用药物包括阿托品滴眼液、环戊通滴眼液、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

2、孕期营养不良

妊娠期缺乏维生素A、DHA等关键营养素可能影响胎儿视神经发育。孕妇需保证鱼类、深色蔬菜、乳制品摄入,新生儿出生后应补充维生素AD滴剂,必要时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视疲劳。

3、眼球发育异常

可能与胚胎期视泡形成障碍有关,常伴随角膜曲率异常、晶状体脱位等症状。需通过角膜塑形镜控制度数增长,严重病例可考虑后巩膜加固术,药物干预包括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4、早产视网膜病变

低体重早产儿未血管化的视网膜易发生纤维增生,导致轴性近视。家长需定期监测早产儿眼底变化,急性期可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配合溴芬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控制炎症。

建议先天性近视儿童每日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3-6个月复查屈光度和眼轴变化,及时调整矫正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