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胸主动脉和冠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血管内壁因脂质沉积、炎症反应等形成粥样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或硬化的病理过程。胸主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影响胸腔内大动脉,冠脉粥样硬化则专门累及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
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是主动脉在胸腔段发生的血管病变。长期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可损伤血管内皮,促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渗入内膜下,引发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最终发展为纤维脂质斑块。典型症状包括胸背部钝痛、活动后气促,严重时可因动脉瘤破裂导致突发撕裂样剧痛。治疗需控制血压血脂,常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药物,必要时行胸主动脉支架植入术。
冠脉粥样硬化特指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性改变。吸烟、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会加速冠状动脉内皮损伤,斑块进展可导致心肌缺血。临床表现为劳力性心绞痛,特征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可缓解。不稳定斑块破裂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包括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配合瑞舒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严重狭窄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两种病变均遵循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病理生理过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后,单核细胞迁入内膜转化为巨噬细胞,吞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形成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形成纤维帽,最终构成典型粥样斑块。这一过程涉及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等多重机制。
胸主动脉粥样硬化主要通过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可清晰显示主动脉管壁钙化及动脉瘤形成。冠脉粥样硬化诊断依赖冠状动脉CTA或金标准的冠状动脉造影,能准确判断血管狭窄程度,心肌核素显像有助于评估心肌缺血范围。
胸主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并发症包括主动脉夹层和动脉瘤破裂,起病凶险,死亡率高。冠脉粥样硬化最危险的并发症是急性心肌梗死,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两者均需密切监测,胸主动脉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冠脉左主干狭窄超过50%通常需手术干预。
预防胸主动脉和冠脉粥样硬化需长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冠脉钙化评分等筛查。已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突然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出现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