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丙肝患者治愈后通常不再具有传染性。丙肝病毒清除后,血液和体液中不再存在活病毒,主要影响因素有治愈标准确认、病毒载量检测、肝功能恢复情况、后续防护措施。
1、治愈标准确认完成抗病毒治疗后需通过核酸检测确认血液中无病毒RNA,持续12周以上未检出视为临床治愈。
2、病毒载量检测治愈后定期检测高灵敏度HCV-RNA,两次检测结果低于检测下限可确认无病毒残留。
3、肝功能恢复ALT等肝酶指标持续正常,超声检查显示肝脏炎症消退,证明病毒已被完全清除。
4、后续防护措施治愈后仍建议避免高危暴露行为,接触他人血液时保持基本防护,防止其他肝炎病毒感染。
建议治愈后每年复查肝功能与病毒标志物,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肝脏二次损伤。
宝宝无乙肝抗体存在一定危险,可能增加乙肝病毒感染概率。危险程度主要与接触传染源概率、免疫系统状态、疫苗接种情况、家庭感染风险等因素有关。
1、接触传染源概率日常生活中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或体液可能引发感染,建议家长避免让孩子共用牙刷等个人物品。
2、免疫系统状态免疫功能低下时感染风险更高,家长需注意增强孩子体质,保证充足营养和睡眠。
3、疫苗接种情况未完成全程乙肝疫苗接种是主要危险因素,家长应按时带孩子完成0-1-6月三针接种程序。
4、家庭感染风险家庭成员携带乙肝病毒会显著增加感染概率,建议家长带孩子检测并考虑补种疫苗。
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乙肝五项检查,按医嘱补种疫苗,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血液暴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