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哮喘病人停药时间需根据病情控制程度决定,主要影响因素有症状稳定期、肺功能指标、过敏原控制情况、用药不良反应等。
1、症状稳定期连续3-6个月无夜间憋醒、日常活动受限等发作症状,峰流速值波动小于20%时可考虑减药。
2、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持续大于80%,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提示气道高反应性改善。
3、过敏原控制尘螨等过敏原暴露减少,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水平下降,季节性发作规律消失后评估停药可能。
4、用药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出现声音嘶哑、口腔念珠菌感染等副作用时需调整方案。
建议哮喘患者在呼吸科医师指导下采用阶梯式减药法,停药后仍需定期监测峰流速值并随身携带应急药物。
哮喘发作时的喘息症状主要由气道慢性炎症、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液分泌过多及气道高反应性共同导致,常见诱因包括过敏原刺激、呼吸道感染、冷空气刺激和剧烈运动。
1. 气道炎症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壁肿胀,可能与尘螨、花粉等过敏原长期接触有关,表现为反复咳嗽伴喘息。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吸入剂、孟鲁司特钠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
2. 平滑肌痉挛支气管平滑肌异常收缩使气道狭窄,常因冷空气或烟雾刺激诱发,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溶液、茶碱缓释片可快速缓解痉挛。
3. 黏液阻塞杯状细胞增生导致黏液过度分泌,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或空气污染相关,症状为喘鸣音伴黏痰。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氨溴索口服液、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有助于化痰。
4. 高反应性气道神经敏感性增高,轻微刺激即可引发喘息,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需长期使用奥马珠单抗注射液、环索奈德吸入粉雾剂等免疫调节剂。
哮喘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规范使用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急性发作时立即就医并按阶梯治疗方案调整用药。